氧化钨薄膜最佳掺杂量的计算

电致变色玻璃图片

长期以来,关于掺杂含量对三氧化钨变色薄膜材料特性影响,人们都是单凭经验,通过实验来确定,并给出定性的理论解释。实验上,人们发现 ,掺杂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时, 三氧化钨变色薄膜的性能得到改善。例如,三氧化钨中二氧化钛(TiO2)的掺杂降低了三氧化钨中的缺陷,Ni 和 Co 的掺杂可以降低极化电压,从而提高三氧化钨薄膜的稳定性等。关于掺杂改性,在理论研究方面,人们往往是应用量子力学理论计算杂质能级,建立色心模型、价间电荷迁移模型、小极化子模型以及自由载流子模型等来分析变色机理,应用电变色反应方程来分析漂白态与着色态等。适度的掺杂提供了更多的电子(或者空穴),提高了材料的电导率。而掺杂过度,会发生杂质堆积,破坏晶体结构,反而降低了电导率。

薄膜材料是由颗粒很小的晶粒组成的。这些晶粒可能是单晶,也可能是多晶。对于某种电子材料,设某种电子薄膜材料是由 NA 个格点原子和 NB 个掺杂的替位原子组成的单晶(对于多晶结论同样有意义)。在晶体中,当掺杂含量足够高,一个格点上的原子被杂质替位,形成一个 BA,而在其相邻的 Z 个格点上又出现一个BA 时,两个 BA 相遇,会造成杂质堆积。这时的掺杂破坏了晶体的结构,是原来的晶体结构所不能容忍的掺杂含量。对于溶胶凝胶和反应蒸发法的薄膜制备方法,化学计量比可以很准确,薄膜形成的温度又不高,杂质分布很均匀,堆积的可能性就很小,对于磁控溅射等薄膜制备方法,薄膜制备温度比较低,杂质分布不很均匀,堆积的可能性稍大。对于真空蒸发法,薄膜制备温度比较高,杂质分布不均匀,堆积的可能性更大。对于化学气相沉积制备方法,薄膜制备温度变化大,杂质堆积的能力较强。

范志新等人研究得出对于给定的具体薄膜材料晶体结构和制备方法,可以通过确定晶体配位数和薄膜形成过程中原子的能量变化,在比较宽的取值范围内来定量计算出薄膜的最佳掺杂粒子数分数 x。对于溶胶凝胶法,最佳掺杂含量 x=14.2857%;对于磁控溅射和电子束蒸发等方法等,最佳掺杂含量 x=8.6647%;对于真空蒸发等方法,x=5.2554%;对于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,x=3.1876%。这些理论计算,还没有区分掺杂剂为哪种元素,这些理论值与实验结果是否相符合还有待于实验上进一步证实,对理论也有必要加以完善。当然,对于三氧化钨电致变色薄膜,掺杂改性的作用,某种性能随杂质含量的变化的实验曲线,可能并不是抛物线形状,而可能是台阶状的饱和曲线形状。或者不同的掺杂含量,对应所需要的不同的着色效果,没有什么最佳掺杂含量而言。这样,最佳掺杂含量并不是能容易直观确定的,而是需要综合地判断。